一、折現率(Discounting Rate)之定義

  1. 係將「未來」一系列現金流量折算成目前價值的利率,即為了計算未來一特定金額於現在的價值時,可利用「適當的利率」而折現,以求得當前之現值,而此「適當的利率」稱為折現率。
  2. 就數學關係而言,折現率越高,代表「未來」一系列現金流量的現值越低,亦即折現率與價值成反比。

 二、影響折現率大小之因素

若從經濟學角度切入分析,其影響折現率大小之因素如下:

  1. 不確定性(Uncertainty)或風險性(Risk)

    • 投資決策裡,不確定性或風險性較高之投資計畫均會要求有較高之需求報酬率,以作為風險之補償,因此會用較高的折現率來評估此投資計畫。
  2. 通貨膨脹率(Inflation Rate)

    • 若未來通貨膨脹率越高時,代表未來的一塊錢越不值現在的一塊錢,因此折現率就會要求越高。
  3. 時間偏好率(Time Preference Rate)

    • 個人在做消費或儲蓄之跨期決策時,所考慮的利率稱為時間偏好率,即讓個人願意延遲消費的利率就是時間偏好率。例如某人對現在放棄一塊錢的消費,而要求明年至少應獲得1元的消費量作爲補償,則該某人的時間偏好爲10%。
    • 不同的投資決策者具有不同的時間偏好率,因此時間偏好率越高者,表示對目前的消費比未來的消費之重視程度愈高,也就是越不願意將現在的一塊錢挪到未來消費,代表未來必須花費更多的錢才能獲得現在同等之效用,因此折現率就會要求越高。
  4. 資金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of Capital)

    • 折現率可視為在投資開發案中其投入資金在資本市場中對等投資機會的需求報酬率,即類似經濟學「機會成本」的概念。例如某公司有A、B兩個投資方案,A方案的報酬率是10%,B方案的報酬率是12%,如果該公司選擇了B方案投資,則其資金的機會成本就是A方案之報酬率10%,即若是以現金流量折現法運用於投資之決策時,折現率可取10%。

 三、折現率性質之內涵意義

  1. 折現率可視為報酬率(Yield Rate)

  • 折現率是一種資本投資的報酬率,即折現率等同於具有同等風險的資本報酬率,投資者對投資報酬的期望及對投資風險的態度,都將綜合地反映在折現率上。
  1. 折現率可視為需求報酬率(Required Rate of Return)

  • 折現率既然是一種資本投資的報酬率,也可說是投資者投資開發個案因承擔投資風險,而相對要求的「需求報酬率」。
  1. 折現率可視為資金成本(Cost of Capital)

  • 資金成本(1)是某企業或某投資專案爲了維持其市場價值或吸引所需資金時所必須達到的報酬率,不同風險的投資專案,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是不同的,因此資金成本亦不相同。即資金成本是某企業或某投資專案所必須提供的最低需求報酬率,也就是至少必須賺得以達損益兩平的報酬率,因此,它也可被視為資本投資的機會成本,也就是該投資專案的適當折現率。

 

【註1】資金成本(Cost of Capital):

  • 資金成本是指某企業或某投資專案為了籌集和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例如資金成本是10%時,代表某企業或某投資專案必須從這項投資賺得10%,才能提供給融資該企業或專案的投資者足夠的報酬。
  • 資金成本是企業投資者(包括股東和債權人)以投入企業的資本所要求的「需求報酬率」,而此又取決於投資專案風險的高低,即資金成本是由投資風險決定的;並且資金成本本質也是機會成本。
  • 總而言之,資金成本=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包括債務資金的利息及權益資金的股利、分紅等)+籌備階段而支付的代價(包括債券或股票的發行費用、手續費及行政費等)+風險貼水。

版權所有 請勿盜用